- 精準醫療時代,加碼投資美、中醫保供需鏈市場
- 2018/06/08
- 分享
多年來,美國主導臨床實驗的基因檢測醫療,逐漸由中國醫學市場共業銜接,並運用於人口高密度的亞太市場,搭配醫療科技與數據分析的進展,逐步擴大全球醫療供需鏈市場的產值。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佈局美歐亞太醫療大商機
美國女星安潔莉娜‧裘莉透過基因檢測,預知罹患乳癌的機率後,進行預防性質手術,讓「預防醫學」一詞更加聲名大噪;醫界取名為「CAR-T 2.0」的免疫抗癌藥物近年問世,大眾眼睛為之一亮,讓「精準醫療」的效果更備受期待。預防醫學與精準醫療的實體應用,與人的健康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美國醫療科技的進展,以及亞太地區人均GDP的逐年增長、對於醫保消費的需求也提高,推升全球醫療保健市場在質與量上進入新時代的里程碑。
多年來,美國主導臨床實驗的基因檢測醫療,逐漸由中國醫學市場共業銜接,並運用於人口高密度的亞太市場,搭配醫療科技與數據分析的進展,逐步擴大全球醫療供需鏈市場的產值。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經理人廖昌亮表示,2018年是醫藥類股的關鍵年,不論是從新藥品取證時程,或是學名藥廠規劃,甚至是醫材廠擴廠時程,皆有機會隨著海內外資金胃納量的擴大而擴張企業個股的營收版圖。隨著美歐貨幣政策轉變、全球資金流向加速翻轉之際,題材多元、次產業豐富的醫療保健基金可提供差異化的投資選擇。
醫療新趨勢的亮點即為「精準醫療」,美國前十大的生物製藥廠或醫療設備廠,無不加緊投入創投如:基金檢測及蛋白質檢測、基金定序儀器及試劑耗材、CAR-T細胞療法或免疫療法、PD-1抑制劑新藥等市場,加上中國醫藥改革速度加快,搭配MSCI指數於今年6月、9月將分兩批納入A股,醫療產業受惠於被動式資金的大量流入、亦可望推升產值,將為持續看好並建議加碼配置美、中醫療保健供需鏈市場之因素。
第二季以來市場受貿易戰擾動因素,讓美國NBI指數僅上漲1.6%,但中國醫療行業較不受貿易戰波及,加上MSCI納入A股亦可提振市場情緒,中國醫療產業同期間大漲10.9%(見註),突顯中國醫療市場的投資潛質。廖昌亮表示,本次納入MSCI成份股的醫療股由原先的14檔增加至18檔,其中有6檔與中藥相關,突顯中國醫療產業題材的與眾不同,將持續看好中國創新藥、高階仿製藥、中藥及連鎖藥局、臨床試驗、醫療器械、生物藥等類股,香港則看好大型製藥股、恆生指數的醫藥成分股。
美國生技製藥部分,廖昌亮表示,今年NBI指數於3200~3600點之間走大區間震盪格局,不過6月為美國生技產業旺季如:癌症醫學年會,且指數尚處於區間中位數,若搭配從科技股流出的資金外溢行情及企業併購題材,預期生技類股將有個股優質表現,特別看好優質且跌深的大型生技或製藥股、第一季財報佳的醫材股或連鎖藥局,以及具潛力的中小型生技股。
註:統計期間:2018/3/31~2018/5/31,原幣報酬。《以上僅為特定指數試算之結果,不代表基金投資組合之實際報酬率及未來績效保證,投資人無法直接投資指數》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獨立經營管理】本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本基金絕無風險。本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本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本證券投資信託事業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本基金之公開說明書。本基金以新臺幣及美元計價,如投資人以其他非本基金計價幣別之貨幣換匯後投資本基金者,須自行承擔匯率變動之風險,當本基金計價幣別相對其他貨幣貶值時,將產生匯兌損失,因投資人與銀行進行外匯交易有買價與賣價之差異,投資人進行換匯時須承擔買賣價差,此價差依各報價而定,此外,投資人尚須承擔匯款費用,且外幣匯款費用可能高於新臺幣匯款費用,投資人亦須留意外幣匯款到達時點可能因受款行作業時間而遞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