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趨勢向上,A股短線整理可逢低進場!
- 2020/07/24
- 分享
接近陸企年中財報公布階段,市場可能迎來波動幅度增加,且近一個月漲多整理,建議留意大盤指數拉回時,趁機逢低布局,掌握A股中長期走升的機會與趨勢。
陸股自下半年開始持續上漲,近期漲多有稍微修正,滬深300指數週四小跌0.04%,收4,712.44點,創業板指數收紅1.11%,收2,799.67點(截7/23收盤)。展望未來,接近陸企年中財報公布階段,市場可能迎來波動幅度增加,且近一個月漲多整理,建議留意大盤指數拉回時,趁機逢低布局,掌握A股中長期走升的機會與趨勢。
首先,筆者認為近期觀察中國A股的表現,可分為兩大重點,一類為內在因素,另一為外在干擾。內部因素部分,主要是中國企業即將面臨年中上半年財報公布的檢視,企業營運狀況與企業體質將透過年中財報公布一一現形,所有企業營運接受市場放大檢視。
再者,影響股市變動因素,還有科創版解禁。科創板在屆滿開市1周年時,於7月23日迎來一波限售股票「解禁高峰」,留意7月23日科創板解禁的短期震盪;據Wind數據顯示,7月科創板解禁市值高達2,417億元(人民幣),僅7月22日一天就有25家科創板公司、合計31.47億股的限售股解禁,換算市值規模達到2,185億元(人民幣),尤其部分高估值的科創板明星公司的解禁,也使指數壓力大增。
筆者提醒可以持續留意科創版後續表現,市場波動加劇應是短期現象,預估第三季的基本面趨勢仍是持續整理向上。另外,還有一個觀察重點,就是即將公布上半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GDP)表現,預估數據公布後股市可能再修正,但因具政策支撐,股市會再回到常軌。
短期而言,筆者認為以上三項是內部影響因素,提供投資人作投資的參考,根據彭博資訊觀察,去年(2019年)公布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GDP)時,股市指數同樣是面臨高點,4月19日自高點拉回整理後,科創版於9月初又突破前波高點位置,因此短期的逆風,剛好是給予投資人進場機會,推測今年中國股市仍有機會再突破前波高點位置。
而外部的變動因素,主要是中美貿易關係延續下來的不確定性干擾,由於中美關係緊張,加上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可能是外在風險之一,也可以持續觀察與留意,若出現無法預期的事件,有可能又是另一個逢低進場布局的機會之一。因此,投資人不須過於恐慌與擔憂,反而是趁市場整理之際,應理性等待逢低加碼時機。
中國股市,牛市結構的確立,主要操作重點仍為科技、消費及基礎建設類,建議長期持有各產業的龍頭股。近期A股漲勢猛烈,市場氣氛樂觀帶動全部產業表現,除了維持原先看好新舊基建及內需題材,低基期產業或個股甚至市場(汽車、電子原料、港股)皆會擇機佈局。
操盤上,近期因醫藥股漲多回檔將暫時減碼;5G相關上半年漲幅較弱,有落後補漲機會將逐漸增持。長線應該緊抱核心技術龍頭、產業主軸依舊圍繞內需題材及新舊基建,並關注各產業低基期個股機會。食品類股等長期有表現空間。而科技產業類則以自主可控的龍頭個股持續看好,筆者認為,投資人應該勇於逢低加碼、或以定時定額方式繼續扣款,別空手錯過。
【以上提及之個股僅為舉例用,非為個股之推介】
投資中國警語:中國大陸為外匯管制市場,資金匯出匯入之限制,或新台幣兌換人民幣之限制,而可能有匯率相關風險。
投資證券交易市場交易之反向型ETF、槓桿型ETF及商品ETF,不得超過本基金淨資產價值之百分之十。本基金主要投資於中國大陸境內之有價證券,雖以分散風險並積極追求長期之投資利得為目標;惟風險無法因分散投資而完全消除,投資人應注意本基金可能產生之風險包括流動性不足風險、市場風險(含國內外政經情勢、兩岸關係之互動、未來發展或法規之變動等)、類股過度集中、產業景氣循環變動等風險,或可能因受益人大量買回,致延遲給付買回價款,遇前述風險時,本基金之淨資產價值可能因此產生波動。另中國大陸為外匯管制市場,資金匯出匯入之限制,或新臺幣兌換人民幣之限制,而可能有匯率相關風險。基於經理公司申請獲得大陸地區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之額度及大陸地區相關規定之特定因素,本基金保留婉拒申購或暫停買回之權利。
本基金之主要投資風險除包含一般股票型基金之投資組合跌價與匯率風險外,與成熟市場相比須承受較高之政治與金融管理風險,而因市值及制度性因素,流動性風險也相對較高,新興市場投資組合波動性普遍高於成熟市場。基金投資均涉及風險且不負任何抵抗投資虧損之擔保。投資風險之詳細資料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惟不表示本基金絕無風險。本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本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本證券投資信託事業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基金不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故投資本基金可能發生部分或全部本金之損失,最大可能損失則為全部投資金額。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獨立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