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專線 0800-088-899
安享晚年是推動人們理財的動力之一,但是應該準備多少退休金才能打造一個有尊嚴的退休生活呢?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定義,一個人退休後每月至少需有相等於其最後薪資的40%收入,才能安渡晚年,每月開支則應以退休前5年的開銷為標準。

目前聯合國所訂先進國家退休後所得替代率約為七成,但是在台灣,除了公務人員靠公教保險和公教退撫基金,可以達到所得替代率七成、甚至百分百的生活,勞工如果同樣靠政府提供的勞保和舊制退休金,所得替代率只有一成~三成。

如果您希望退休後每月有3萬元資金可供運用,以政府規劃的新制退休金可以領到82歲來計算,工作25年以後退休(預定為50歲),那麼您需要的退休金為1,152萬元。

 
 
從民國76年到92年,勞退基金平均收益率6.44%,而保證收益率是6.16%。若以個人退休金報酬率6%,個人薪資成長率2%來計算,社會新鮮人由起薪3萬元,工作25年後退休,以勞退新制來看,退休可累積的本金及收益為1,508,064元,每月可領退休金為10,750元,所得替代率為22%。若將勞保老年給付月薪3萬*35(概估)的105萬加入,不足的退休金缺口達896萬!

想要試算退休時可領到多少錢,可透過勞工退休金專戶試算表,試算未來可由勞退新制或舊制領到的退休金有多少,來衡量自己的退休保障是否已足夠,並且針對不足的部分自行額外提存,才能準備充足的退休金,舒舒服服地退休!

「勞工退休金專戶試算表」參考網址:http://kmvc.cla.gov.tw/trial/personal_account_frame.asp

過去勞退舊制只有一種選擇,是以退休前六個月的平均薪資為基數,前15年每年2個月,超過15年一年1個月。由於很多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15年,因此舊制最令人詬病之處就是勞工看得到吃不到。

新上路的退休新制則是個人帳戶制,讓勞工可以在跳槽時帶著帳戶走。由企業每月提撥勞工薪資的6%,一年共提撥月薪的72%,等於基數還不到一個月。雖然比舊制更少,但至少保證一定可以領得到。

 
項 目 勞退舊制 勞退新制
法 令 勞基法 勞工退休金條例
適用對象 適用勞基法勞工 適用勞基法之本國勞工
(含不定期契約工,部分工時勞工)
雇主負擔 每月薪資2%到15% 每月薪資的6%以上
勞工負擔 可自願提撥6%以內薪資
退休金保管單位 中央信託局 勞工保險局
年資計算方式 年資採計需同一事業單位
換單位年資無法累計
退休金年資可攜帶
換工作年資帶著走,退休金繼續累積
請領條件 工作年資滿25年,或工作滿15年
年齡達55歲退休
年滿60歲,無須退休與否皆可
但未滿60歲死亡,由遺屬一次領完
給付標準
1.年資15年以內,每滿1年,可獲2個基數。
2.超過15年年資,每滿1年,僅獲1個基數。
3.最高以45個基數為限。
個人退休金專戶之本金及累積收益當
(累積收益:不得低於銀行二年定期
存款利率地;如有不足由國庫補足之)
給付方式 退休金一次付清 年資滿十五年得按月請領
年資未滿15年應一次領取
退休金所有權 雇主 勞工
要讓自己的退休生活舒適無虞,在做退休規劃前應該仔細思考以下問題:什麼時候想退休? 打算在哪裡退休? 何時開始規劃退休? 退休後想達到的生活水準? 退休後的生活費來源?

根據以上的評估,即可預估退休所需要的資金以及退休時能獲得的收入,兩者相減後不足的部分,就是您必須準備的退休金總額。提醒您在預估退休金時,必須要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與未來醫療費用的需求,同時也要核算相關的稅金是否會侵蝕掉您的退休金,以避免退休金被低估。

退休生活的主要支出可分為三大項:生活費、醫療費以及休閒費,其中生活費和醫療費是籌措的重點。

退休金的準備可以從「政府的社會保險或救濟」、「依勞基法及勞退條例而來的退休金」、「個人儲蓄」三種來源來籌措。至於醫療費用部分,由於全民健保所提供的僅有基本保障,想要獲得較好的醫療照護,可以藉由商業保險來補足。

籌措退休金的投資工具不少,要訣是愈早開始,愈能享受透過長期累積及複利的效應帶來的投資回報。年輕人的風險承擔能力較高,可選擇以投資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等波動風險較高,但長期投資報酬較佳的投資工具。隨著年齡增加,則可逐漸增加固定收益商品,如存款、債券等的投資比重,來保障您的退休資產。

為了確保退休計劃順利進行,應該至少一年檢查一次,面對市場有重大變動時則需重新評估投資策略。萬一退休計劃碰到狀況,例如意外支出造成存款減少、股市走跌使退休金報酬率降低,可以藉由調整當初設定的目標,如延後退休年齡、或搬到開銷較低的地區,來改善現狀。

現代人由於壽命延長,為了安享晚年而積極籌備的退休金,如果在退休後沒有妥善規劃,很可能在退休晚期會碰上缺錢的窘境。

退休後可分為兩個階段,剛退休的前五年由於健康狀況還不錯,又剛領到一筆退休金,不用工作且生活無虞,是開心階段。五年後如果養老金差不多用完,健康亮起紅燈,在生活費之外又要支付高昂醫療費用,則是憂心階段。

退休後最大的轉變是收入變少,在財務收支上的規劃也就更形重要。

 
 
根據以上的因素計算財產總值與退休收入,並預算開銷,將支出控制在可負擔的範圍內。

入不敷出的人可以採取節流手段,如以換屋來賺取差價,搬到生活水準較低的城市居住,減少交際或旅遊費用等。在開源方面,則可透過繼續工作或投資金融商品來補貼。

在穩健掌握基本生活費用與醫療費用後,若收支有盈餘,可利用投資來對抗通膨,以避免通貨膨脹侵蝕財產。不過在挑選投資工具時,應以安全性與變現性為最高考量,其次才是追求報酬。

退休人士可透過投資固定收益型產品來獲取穩定的收入,包括定期存款、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等。由於這些金融產品有固定的利息收入,價格波動較小,相對的也降低侵蝕本金的風險。

有些人打算將財產贈與子女,建議可以生前預立遺囑的方式來處理,免得臨老遭到子女遺棄。由於遺產規劃涉及稅務等問題,若有需要,應請專家來協助處理。

找基金
進階搜尋 送出